------
上海交通大學醫(yī)學院附屬仁濟醫(yī)院邱麗華教授就《宮頸HSIL治療后復發(fā)處理》為主題,分享道:
1. 切緣陽性和術后高危HPV感染有助于預測宮頸HSIL殘留及復發(fā);
2. 術者充分了解病情,掌握手術技巧,術后病理分析,術后輔助治療有助于預防宮頸HSIL殘留及復發(fā);
3. 對于切緣陽性患者,應告知觀察與進一步治療的相對危險,根據患者的生育要求、年齡、個人意愿以及其他因素,進行個體化臨床處理;
4. 復發(fā)HSIL治療:重復切除或子宮全切術;
5. 切緣陽性是病灶殘留的危險因素,但即使切緣陰性也有可能存在殘留病灶;
6. CIN III患者LEEP術后切緣陽性,大部分患者在日后隨訪中并未發(fā)現病灶持續(xù)存在或復發(fā);
7. 對HSIL治療后轉歸定義:
· 殘留是術后6個月內組織學病理檢查確診存在HSIL病變;
· 復發(fā)是術后6個月內組織學病理檢查陰性,6個月后發(fā)現HSIL及進展為宮頸癌。多發(fā)生在術后兩年內;
· 切緣陽性是錐切標本的切緣仍可見HSIL或者切緣與病變的距離<1 mm;
· 切緣陰性是切緣沒有HSIL或病灶距切緣≥1 mm。
------
———
想獲得更多資料,聯系pd@paite.net